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高安:发展平原林业创新思路 人平可增4千元

    信息发布者:lwq680727
    2017-02-15 11:08:24   转载

    中国江西新闻网10月6日南昌讯(记者 邓小勇 报道)“凌晨4点,天才蒙蒙亮,可在高安市的一个树种发放点,前来购买树苗的林农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样的场景在几年前是不敢想象的。”9月26日,记者来到高安市新街镇景贤村采访,只见田埂上一排排枝繁叶茂的椪柑树,与田中长势喜人的水稻相互映衬。


      近几年来,高安市把林权体制改革引到山下,保护林农的权益,全民造林的积极性日益提高。该市通过大力实施“平原播绿”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5万亩,“白天不见村庄,晚上不见灯光”的生态景观正逐渐显现。


      在高安,“造林致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出现了自主造林、合股造林、企业加农户等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造林方式。仅今年以来,全市就先后涌现出自主造林上千亩的大户3户,连片上百亩的大户298户。


      高安新街镇景贤村,利用耕地面积达6900亩的土地优势,对全村所有土地进行了田园化改造,将路旁、渠道旁全部栽植杨树,田埂栽种椪柑,探索出一种以速生树种为主的乔灌结合的复合型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新模式。


      该村所有树木在村集体栽种完成之后,分段到户,农户可根据自身情况,把树木承包给别人。所有树木成才或挂果后,所得收益由承包人和农户分成。据测算,5年后,14万株杨树产值可达1000万元,届时,人平可增收4000多元。


      平原造林绿化前期投入相对比较大,土地平整、栽种等需要不少投入。为调动广大农民造林积极性,高安把农业开发、水利建设、土地整理、林业开发等项目捆绑起来,整合各类支农项目和资金,形成合力。市政府每年还从财政中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杨树发展。


      近年来,高安市率先在杨圩、新街镇,继而全市推开,将一块块荒坡荒滩、一条条路渠田埂、一片片农田林网,全部落实造林主体,实行到户接应。杨圩镇的农田林网,每个洞穴最高拍卖价达到6.8元,受到群众好评。同时,还先后成立了兰坊坑上、灰埠潘嘎果业合作社,以及高安市杨树产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拓宽经营方式,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编辑:何淳勇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